記憶編碼:台南
複合媒材/ 藝術家的書, 限量300份, 2012
《記憶編碼:台南》,是2012年夏天我所蒐集到的23個故事。這些故事發生在台南,但這不只是台南的故事。
這些故事都和食物有關,但他們所講的也不只是所謂的美食。這些故事說的是在這座城市裡發生的日常生活,包括人對於地方的情感聯繫、對於記憶的詮釋與想像、對於城市發展的觀察和註解。
在這件創作計劃中,我以在地居民的心理為出發點,結合心理地理學 (Psychogeography)、實驗性文本和策略性的攝影創作,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在地人互動,探索在城市公共意象之外所蘊含的隱喻和城市想望 (Urban Imaginary)。
關於城市的靈魂
跟朋友說我要來台南渡過這個夏天,對方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:「那妳吃了什麼?」「在__路和__路上的__超好吃的妳一定要去吃」「那間__不好吃啦,你要去__路上的__才好吃」「吃好吃的要問老台南人、妳們在網路上看到那些都不好吃」「我知道有一間__很好吃,那老闆都不接受媒體採訪, 怕味道會變」「台南真的好吃的妳在網路找不到啦!」「台南喔,妳一定會變胖。」
我對台南這座古都的認識,是從「食物」開始。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,在台南待了半個月,我其實還沒進入孔廟、還沒拜訪赤崁樓和安平古堡;不過哩,我已經吃了好幾次在保安路上有帥老闆的香腸熟肉、附近要等好久有好幾種不同種類芒果堆成的芒果冰、點菜大姐取笑我邊吃東西還要邊顧車的鹹粥、老闆娘很溫柔都讓我亂停車的牛肉湯、還有在騎樓下有一隻會咬人的狗和三隻雞的麻醬麵。
我相信這半個月來的「戰利品」,對許多台南人或了解台南的人來說是不到位的。因為,大家總能說出「啊,妳應該去吃__,那才好吃」。
究竟什麼是「好吃」呢?「好吃 / delicious」的希臘文是「nostimo(νόστιμο)」,而Nostimo的字源是Nostos,其中含義即為對「家/故鄉/家屋」的愛。當我們仔細去思考關於「好吃」的時候,我們可能獲得主觀的回答、無法被解釋清楚的情緒感受,而這些答案所隱射的是對生活的詮釋與認同。「食物」構築了台南這座城市的面貌,而這鮮明的公共意象是由怎樣的元素聚合形成呢? 我們如何從這樣的外在特質窺見這座城市的內在性格?
城市意象的解碼
充滿細節的旅遊指南和地圖,提供的是一種「被編碼過的」城市意象,理所當然地告訴我們「應該如何」與每座城市建立關係:去巴黎看鐵塔吃馬卡龍、去巴塞隆納看高地吃tapas、去東京逛藥妝店吃壽司、去香港吃東西買東西、去倫敦看衛兵可是東西不好吃...這些指標提供規格化的秩序,構成當代人的旅遊經驗。
然而這樣的「旅遊經驗」並非「經歷」。所謂經歷,是藉由旅行的移動喚起身體對陌生環境的敏感,是一趟人心內在思想情感上的冒險。為了讓自己以現象學的態度進入城市空間,藉由創作過程建立身體的經歷,我開始在台南這座城市徒步漫遊。
遊戲規則如下:
-
訪問台南在地人:(1) 對你/妳來說,和「記憶」最相關的台南食物是什麼? (2) 請描述所謂「台南人」的模樣?
-
請參與者畫一份地圖
-
依循地圖漫遊行走。參與者所分享的故事將城市空間劃下各式時空切面,而我則透過攝影的方式,觀看他人記憶裡的「台南」
-
依照參與者對於「台南人」的描述,在路上隨機找到下一位「在地人」,以接龍的方式繼續這趟城市晃遊
攝影:城市想望(Urban Imaginary)的編碼
這件計畫進行約兩個月的時間,我遵守上述的遊戲規則,收集不同在地人關於食物的記憶。在攝影媒材的選擇上,刻意使用「針孔相機」和「過期底片」進行拍攝,每段路線的拍攝長度為「一捲120 底片」。換句話說,我每天在路上隨機找陌生人聊天,聊他/她對於台南食物的記憶,依據地圖邊散步漫遊尋找這些故事的線索,再透過攝影的過程來「經驗」他人的記憶……
當一捲底片拍完了,我也就結束這天的旅行。
相機器材的選擇,決定了在旅行過程中如何和眼前的所見互動;這就好比戴上耳機聽音樂,不同的音樂類型會將四周空氣染上不同色彩和味道。相較於數位相機可以「隨拍隨看」的立即性,「針孔相機」和「過期底片」在整個創作過程中,所帶出的是一種「內部」的投射。由於沒辦法事先預料影像結果,這些策略性安排的「機會」和「偶然」反倒開啟了想像的大門,迫使自己放棄熟悉的影像語言和秩序,使身體知覺向陌生環境開放。模糊的視覺影像所提供的是意識流般混屯的樣貌,因為沒有任何明確的信息或答案,影像得以多重解讀,讓觀者用自己的想像填補其中的空白與縫隙。
重點不在於影像的具體內容,而是觀察這座城市意象的過程。如同「美食」,重點不在每種食物的材料和烹煮方法,而是這些食物留給每個人什麼樣的記憶;如同「記憶」,重點不在記憶的真實或完整性,而在於每次回溯記憶時所帶來那種無以名狀的溫暖與熟悉。這23個故事和這些陌生在地人畫出的地圖出現許多偶然與巧合,是自發萌生的心理地形概念。也就是這些日常生活般的枝微末節,才有足夠的份量建構出該城市獨特的公共意象,呈現屬於這座城市的靈魂與純正性 (authenticity)。
當來自記憶的浪潮湧入,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將他吸收,然後脹大。對今日齊拉的描述,必須包含齊拉的一切過往。但是,這座城市不會訴說它的過去,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,寫在街角,在窗戶的柵欄,在階梯的扶手,在避雷針的天線,在旗杆上,每個小地方,都一一銘記了刻痕、缺口和捲曲的邊緣。
– 卡爾維諾,《看不見的城市》
© 2014 YinHua Chu